廣州市政協就“交通緩堵”議題開展協商
盡快啟動收費管理 規范咪表位泊車
日期:2019-04-02
信息時報訊 (記者 黃艷 通訊員 李志潔)
廣州擬盡快啟動收費管理,規范路邊臨時泊位的停放秩序。日前,廣州市政協“有事好商量”民生實事協商平臺就“廣州交通緩堵”議題開展今年首次專題協商活動。政協委員、市民代表和相關政府部門一起調研并為緩解交通建言獻策。
市政協常委曹志偉說,市區內4913個占道停車位取消了收費,但又沒取消占道停車位,造成不少車輛長期免費占用稀有市政資源,成為擁堵的原因之一。他建議,全面取消市中心白天占道停車位,設置即停即走臨時上下客停車位和夜間電子收費停車位,停車費全部收歸財政。
對于“僵尸車”的問題,廣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支隊長歐日文回應稱,對劃定的停車位,由交通運輸局審核其合法性。對擅自私劃停車位的,交警部門將依法進行調查取證,證實后對有關個人、單位依法進行處罰。對核實無交通違法行為的車輛,如果影響到道路通行的,將通知車主駛離。如果通知不到車主的,將會依法拖離。他透露,2018年至今共處理“僵尸車”120余宗。
市交通運輸局局長潘雙明表示,根據《廣州市停車場條例》要求,路邊咪表泊位已由政府直接監管。由于新的收費標準尚未出臺,造成部分車輛長期在路邊泊位停車,市交通運輸局將協調市發改委加快收費標準的制定和出臺,盡快啟動收費管理。同時,及時調整、撤銷對交通影響較大的泊位,或調整為夜間準停泊位。
此外,2018年7月起,廣州實施“開四停四”措施。曹志偉認為,“開四停四”政策對于緩解繁忙時段和繁忙路段的擁堵問題沒有明顯效果。他建議,將“開四停四”限行政策改為工作日繁忙時段限制外地車牌通行,周六、周日不限行。對此,交警支隊回應,“開四停四”措施實施半年后,管控區內工作日全天外地車出行比例下降34%,晚高峰運行速度維持在每小時28.7公里左右,比2017年同期上升0.72%。